学校主页
En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架构
规章制度
研究机构
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研究院
环境与健康研究院
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绿色化学与工程研究院
全球人文研究院
考古文博与中华文明研究院
全球知识产权研究院
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高端控制与智能运维研发中心
空间地球科学研究院
原子制造研究院
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
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
专职科研
实验技术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
诚聘英才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科研动向
科研合作
人才培养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通知公告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规章制度
学习园地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学生风采
规章制度
通知公告
办事指南
综合事务
人才人事
财务管理
资产管理
科研管理
研究生事务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学院简报
公示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科研动向
科研合作
当前位置:
首页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学术交流
13
2024-05
数智时代的信息分析方法创新与发展前沿论坛顺利召开
2024年5月11日-12日,南京大学前沿科学学院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中心主办的数据管理创新论坛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召开。本次论坛围绕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数智融合的信息分析方法创新与应用研究”((22ZD326))进展,以“数智时代的信息分析方法创新与发展前沿”主题,邀请了来自北京大学、武汉大学、中山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苏州大学和武汉理工大学等多所知名高校的十余位青年教师进行报告研讨。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夏义堃教授、董克副教授、巴志超助理教授以及中心的研究生等40余人参与论坛研讨。会议由论坛发起人之一董克副教授主持,夏义堃教授在致辞中对与会的各位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苏州校区建设概况及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定位。她指出,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中心聚焦科技创新和数字化转型的协同发展,重点围绕数智科学、数智产业、数智安全和数智治理四大方向展开研究。专题汇报上半场,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毛进副教授以《知识服务视域下的AI4S“平台科研”范式》为题,系统探讨AI技术如何参与并覆盖科研全流程。围绕大模型如何赋能科学研究,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程齐凯副教授和黄永副教授分别以《大模型驱动的科技情报工程》
23
2024-04
“文明互鉴与全球人文: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趋势”学术研讨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圆满举办
2024年4月19日至21日,江苏省比较文学学会和上海市比较文学研究会联合主办的年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办,主题为“文明互鉴与全球人文: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新趋势”。此次年会由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全球人文研究院承办,苏州大学文学院与外国语学院及国际比较文学协会“经典阐释与比较文学”分会协办,吸引了全国各地的180多位学者参与。会议开幕式上,江苏比较文学学会会长、南京大学全球人文研究院院长何成洲,上海比较文学研究会会长刘耘华以及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党工委副书记、管委会副主任古公亮分别致辞。开幕式由南京大学程爱民教授主持。何成洲深入阐释了会议主题的两个内涵:比较文学如何促进文明互鉴与全球人文成为可能,以及中国比较文学研究的范式转向。他提到,“全球人文”提供了一个全面视角,涵盖了跨文化互鉴、跨学科学术创新及全球学者间科研范式的创新。此外,他还介绍了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全球人文研究院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情况。刘耘华赞扬了江苏和上海在文化与学术领域的密切合作,并强调了两地通过比较文学研究对区域文化发展的重要贡献。他期望通过定期举行的联合年会,进一步促进两地学术界的交流与合作。古公亮强调了在习近平总书记全球文明倡议
17
2024-04
2024高端控制太湖论坛在苏州校区成功举办
4月13日-15日,2024高端控制太湖论坛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旨在汇集高端控制和智能运维研究方面的高级专家、学者,交流和讨论控制科学前沿问题与技术未来发展。南京大学高端控制与智能运维研发中心名誉主任周东华教授和执行主任周克敏教授分别担任大会程序委员会主席与组织委员会主席。论坛由中国自动化学会技术过程的故障诊断与安全性专业委员会主办,南京大学高端控制与智能运维研发中心协办。本次论坛邀请到8位国内控制科学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做主题报告,80余名领域内专家参与会议并交流讨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段广仁教授作“Fully Actuated System Approach for Control”的主题报告;中国科学院院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郭雷教授作“无人系统仿生智能技术:理论与实践探索“的主题报告;同济大学洪奕光教授作“虚假信息下的博弈均衡和策略分析”的主题报告;华中科技大学曾志刚教授作“基于联想记忆机制的类脑智能研究”的主题报告;上海大学彭艳教授作“海洋智能无人艇关键技术”的主题报告;上海交通大学/海南大学张卫东教授作“面向船舶航行与作业的波浪补
15
2024-04
空间地球科学研究院邀请美国工程院院士曾亮教授短期访问南京大学
4月11日,为贯彻和落实《南京大学“奋进行动”实施方案》,切实提升国际化办学水平,南京大学前沿科学学院空间地球科学研究院通过国际处的“校级重点引智项目”成功邀请到美国工程院院士、密歇根大学教授曾亮来我院进行短期访学。此次访问旨在加强国际学术交流与合作,推动空间地球科学领域的研究与发展。曾亮教授作为国际知名的电气工程和计算机科学专家,在波的传播与散射、随机介质、粗糙表面及其在环境遥感中的应用等领域有着深厚的学术造诣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的到来为南京大学空间地球科学研究院的师生们提供了一个难得的学习与交流的机会。在访问期间,曾亮教授将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与空间地球科学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合作开展随机介质电磁散射仿真研究、共同探讨微波遥感最新研究进展,解决现有技术难点并与研究院各位教授探讨合作指导研究生、以及后续国际学生交流项目等事宜。南京大学空间地球科学研究院对曾亮教授的到访表示热烈欢迎。此次曾教授的短期访问,无疑为空地院的科研工作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学院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我们期待在未来的日子里,南京大学前沿科学学院空间地球科学研究院能够在国际空间地球科学领域取得更加卓越的成就。
27
2024-03
eROSITA&HUBS科学与数据研讨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顺利召开
3月21-24日,由南京大学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主办的“eROSITAHUBS科学与数据研讨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顺利举行。研讨会吸引了南京大学、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清华大学、厦门大学、上海交通大学、西南交通大学、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科院国家天文台、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等国内外多所知名高校和科研机构的50余名学者参与。开幕式上,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志远教授对参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苏州校区和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的发展概况等。在为期四天的会议中,学者们围绕ISM、CGMIGM、AGNCompact Objects、科学装置、HUBS主题讨论、eROSITA/HUBS Synergy等主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讨论。学者们分享了最新的研究成果和观点,通过交流与合作,共同探讨了高能天文现象与物理过程研究领域的前沿问题。此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相关领域的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交流平台,也为eROSITA数据的研究和HUBS等空间X射线任务的推进带来了新的突破。本次研讨会是继2023年10月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举办的“eROSITA科学与数据研讨
22
2024-03
原子制造研究院推动建设原子制造百人会
原子级制造这一概念于20世纪中期提出,20世纪90年代开始发展,随着纳米科技的兴起,很快成为世界主要国家竞相布局的战略高地。原子级制造技术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未来有望在集成芯片制造技术等方面突破发展瓶颈。自2016年以来,南京大学原子制造研究院院长宋凤麒教授一直致力于推动原子级制造领域的发展。在他的带领下,团队在全国范围内就原子级制造重要性开展论证工作;2018年,南京大学建立全国首个原子制造研究中心,深耕原子团簇、二维材料、分子组装和色心等研究方向,致力于在原子级制造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2022年,南京大学在原子级制造领域的研究已经取得显著进展,并继续深化组织,推动原子级制造技术的论证和发展。2024年2月24日至26日,由南京大学、浙江大学、清华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东南大学、西南交通大学等18所高校和科研院所主办2024(第一届)原子级制造论坛在北京举办。本次论坛成立了由来自全国100余位专家学者组成的原子级制造百人会,由雒建斌、高鸿钧、严纯华、黄如、陈学东、迟力峰、杜江峰、樊春海、房丰洲、龚新高、郭东明、郭旭、焦宗夏、姜澜、刘云圻、孙立涛、谭久彬、唐智勇、汪卫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2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2
/
2
跳转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