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En
首页
学院概况
学院简介
组织架构
规章制度
研究机构
功能材料与智能制造研究院
环境与健康研究院
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
绿色化学与工程研究院
全球人文研究院
考古文博与中华文明研究院
全球知识产权研究院
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中心
高端控制与智能运维研发中心
空间地球科学研究院
原子制造研究院
狮山量子计算与量子探测前沿实验室
师资力量
专任教师
专职科研
实验技术人员
行政管理人员
诚聘英才
科学研究
学术交流
科研动向
科研合作
人才培养
研究生招生
研究生培养
通知公告
党群工作
党建动态
规章制度
学习园地
学生工作
学生活动
学生风采
规章制度
通知公告
办事指南
综合事务
人才人事
财务管理
资产管理
科研管理
研究生事务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学院简报
公示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学术活动
通知公告
学院简报
公示
当前位置:
首页
新闻公告
新闻动态
新闻动态
17
2025-07
前沿科学学院学习宣传中共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精神,认真贯彻推进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高质量开展
7月16日上午,前沿科学学院党委组织专门会议学习宣传中共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员代表大会精神,并召开学院“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进动员会,以高质量完成“十五五”规划编制为抓手,精准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学院党委书记陈谦向与会的教师全面宣传了中共南京大学第十二次党代会的会议精神。他详细介绍了大会主题;介绍了五年来学校建设发展所积累的宝贵经验;希望师生深刻领会建设“第一个南大”的重要含义,深刻领会全面建成“第一个南大”的“三步走”战略安排、未来五年学校事业发展的主要目标和深化改革创新、强化真抓实干的十项重点任务安排,在学校党委的坚强领导下,继续奋进前行。他强调,党代会的胜利召开是一个新的奋进起点,前沿科学学院作为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大力发展新工科的试验田,肩负着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引领前沿科技创新的重要使命,全院上下要认真贯彻落实党代会精神,紧密结合学院实际,充分发挥学科交叉融合、科研创新和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特色与优势,进一步凝心聚力、攻坚克难,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和务实的行动,积极投身“第一个南大”建设,为学校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前沿力量。在后续动员会上,陈谦鼓励与会教师,高质量推进“十五五”规划编制工作
14
2025-07
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外籍院士Davide Audisio受聘为前沿科学学院“杰出客座教授”并开展学术交流
2025年7月11日,前沿科学学院绿色化学与工程研究院邀请法国国家药学科学院外籍院士、法国原子能与替代能源研究院(CEA)同位素标记研究中心的负责人Davide Audisio博士来到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开展系列交流活动,并聘请Audisio博士为前沿科学学院“杰出客座教授”。聘任仪式由前沿科学学院绿色化学与工程研究院金钟院长主持。金钟院长对Audisio博士的来访表示热烈欢迎,对其在同位素化学领域取得的卓越科研成就给予高度评价,同时表示Audisio博士的加入,未来将在学术研究、技术创新等方面实现优势互补,进一步拓展合作领域。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前沿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谦为Audisio博士颁发了前沿科学学院“杰出客座教授”荣誉聘书。聘任仪式结束后,Audisio博士为学院师生带来题为《Towards Late-Stage Carbon Isotope Incorporation》的学术报告,该报告也是前沿科学学院“前沿科学讲坛”第十讲。报告介绍了-COOH、-CN等基团的单步同位素标记方法,包括金属催化、光热催化和酶促反应等多种策略。同位素标记技术为药物开发和生物分子追踪提供了
06
2025-07
前沿科学学院成功举办“前沿交叉学科沙龙”
为打破学科壁垒、激发创新思维、探索潜在合作契机,2025年7月3日中午,前沿科学学院在南雍楼举办了新一期“前沿交叉学科沙龙”。本次沙龙以“交叉寻合作,建设新工科”为主题,聚焦新工科背景下的交叉合作与创新实践。本次沙龙吸引了来自前沿科学学院下属各研究机构及其他相关学院十余名科研人员,包含了智能科学、功能材料、地球科学、深空探测、绿色化工、全球人文等领域,同时邀请到了苏州高新区独角兽企业联合会薛丰经理参会交流。前沿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谦出席沙龙并致辞,他指出,学科交叉以及新工科是南京大学高水平科研和人才培养的重要路径,希望通过本次沙龙,推动学院内部形成更紧密、更具前瞻性的合作网络,交流探讨可行的产业方向。沙龙以“破冰·学科速览”环节拉开帷幕,参会人员依次围绕自身研究方向、关注的交叉问题以及可共享的研究资源等做简短自我介绍,快速增进彼此了解。随后进入“自由研讨·深度交流”环节。参会人员通过抽签方式随机分组,围绕新工科建设、潜在研究合作方向等议题开展了两轮分组交流,激发出诸多富有潜力的合作设想和研究构想,现场交流气氛热烈。未来,前沿科学学院将面向苏州校区定期开展“前沿交叉学科沙龙”系列活动,努力
02
2025-07
南大携手国际名校开启“艺术、AI与全球人文”暑期学校 多国青年共探前沿融合
2025年6月30日上午,由南京大学前沿科学学院全球人文研究院联合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澳门大学和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共同主办的“艺术、人工智能与全球人文”国际暑期学校开幕式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南雍楼隆重举行。本届暑期学校汇聚了来自中国、英国、葡萄牙等国家的40名优秀学子,学员来自南京大学、英国南安普顿大学、澳门大学、美国圣母大学及中国C9联盟高校,涵盖本、硕、博不同教育阶段。其专业背景多元,涉及汉语言文学、计算机与人工智能、电子与信息工程、艺术学理论、应用数学、法学等多个学科领域,充分体现了项目的跨文化、跨学科特色。(图片:集体大合照)破冰环节促进交流互动全球人文研究院助理研究员张天怡首先主持破冰环节,通过“两真一假”互动游戏有效打破文化隔阂。学员们迅速建立联系,在欢声笑语中自主完成小组组建与组长推选。一位外籍学员的即兴歌声更点燃全场热情,为暑期学校注入蓬勃活力。开幕致辞擘画未来图景开幕式由南京大学国际交流处副处长胡捷、南安普顿大学Sunil Manghani教授、澳门大学马万祺罗柏心书院院长杨柳、南京大学智能科学与技术学院副院长戴望州、南京大学本科生院副院长潘柏和全球人文研究院院长
20
2025-06
产研融合,智创未来丨前沿科学学院研究生赴建兴化学参观交流
6月18日下午,南京大学前沿科学学院组织研究生代表赴苏州建兴化学股份有限公司开展参观交流活动,拉开“产研融合,智创未来”双阶联动研究生论坛的大幕。这次活动旨在深化校企合作,推动产学研协同创新,同时为研究生搭建科技实践与职业发展平台。校企协同筑根基,产研融合开新局活动伊始,建兴化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戴卫军对南京大学前沿科学学院师生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企业发展历程及相关技术成果。同时,他强调建兴化学“建功立业、兴邦惠民”的历史使命与南京大学以“科技报国”为育人使命高度契合,期待与南京大学建立长效合作机制。实地参访拓视野,共话技术探前沿在企业工程师金瑞涛、钱琰的带领下,学生们分两组深入观察研发设备运行流程与量产工艺细节。科研成果转化中最常见的断层是什么?如何平衡实验室数据与量产稳定性?学生们围绕“科研—量产”衔接难题踊跃提问,工程师团队结合实际生产中的具体案例逐一解答,现场互动热烈。课题领题启新程,专业解答创思维课题发布环节是本次交流活动的焦点。金瑞涛经理详细解读了4项企业实际技术需求,涵盖树脂性能优化、环保工艺开发等方向,每项课题均包含明确的研究背景、技术难点与预期成果。随后,在课
15
2025-06
前沿之声砺使命,芦荡烽火铸信仰
6月12日,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学习,推进党建与业务深度融合,前沿科学学院教工党支部开展“前沿之声砺使命 芦荡烽火铸信仰”主题党日活动,与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党支部开展共建活动并签约共建协议,并组织党员前往沙家浜红色教育基地开展实地参观学习,进一步推动党建引领科技创新与红色文化教育双促进。结对共建 携手发展 活动首站在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举行。前沿科学学院与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围绕各自业务方向、党组织建设情况等进行了座谈交流。双方重点就“党建引领科研创新”“校地合作共建机制”等方面展开深入探讨,聚焦声学科技、智能制造、低碳环保、新材料应用等领域,分享研究进展与阶段性成果。 会上,前沿科学学院教工第一党支部与苏州声学产业技术研究院党支部正式签署《党支部结对共建协议书》,明确未来在联合党建活动、科研协作、人才共育、资源共享等方面建立长期稳定的合作机制。双方表示,将以此次共建为契机,推动党建与科研深度融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实现互促共赢,共同探索高校与科研机构党建引领科技创新的新路径。 会后,学院党员在研究院有关负责人的带领下,参观了研究院最新成果展厅和“中国声谷”声学检验
11
2025-06
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
为持续巩固拓展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成果,筑牢党员干部思想根基,同时做好毕业生思想政治引领,6月11日下午,前沿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谦在南雍楼东218为全体党员讲授“深入学习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 持之以恒推进作风建设”专题党课,并同步开展毕业生廉洁从业专题教育。学院全体党员、部分2025届毕业生代表参加学习。深化作风建设,筑牢思想根基陈谦书记通过“历史、现实、实践、理论、持续”五个维度,深入阐述了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细化讲解了党史上的作风建设、党的三大优良作风等重要内容。他要求全体党员持续深入学习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论述和指示批示精神,深刻认识“四风”问题的顽固性、反复性、隐蔽性和变异性,不断增强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党课上陈谦书记还向在座党员同志通报有关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警示案例,他指出,作风建设必须常抓不懈,必须做到令行禁止,诫勉大家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严守纪律规矩,筑牢拒腐防变思想防线,始终做到忠诚干净担当。系好从业“第一粒扣子”,扬帆起航担使命在毕业生教育环节,陈谦书记深情寄语即将踏上新征程的毕业生。他勉励大家要始终胸怀“
11
2025-06
第三届绿色化学与工程科技前沿论坛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成功举办
2025年6月6日至8日,第三届绿色化学与工程科技前沿论坛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南京大学前沿科学学院绿色化学与工程研究院、南京大学天长新材料与能源技术研发中心、江苏省化学化工学会、江苏省材料学会、江苏省能源研究会、宿州学院共同主办。来自南京大学、浙江大学、复旦大学、东南大学、厦门大学、江南大学、南开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浙江工业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北京)、陕西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华东理工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中国科学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中国科学院福建物质结构研究所等知名高校及科研院所的一百余位专家及师生代表参会。绿色化学与工程科技前沿论坛的举办宗旨是搭建绿色化学与化工科技前沿进展的交流平台,每届论坛选取一到两个绿色化学与工程科技前沿研究领域,邀请国内外知名专家学者举行学术讲座,共同探讨相关领域的趋势、挑战、机遇,促进知识交流。本届论坛以“绿色催化合成化学与清洁能源材料化工”为主题,围绕高效催化剂的分子设计与构建、CO2资源化利用与碳中和路径、清洁能源材料的绿色制备与应用等议题,设
10
2025-06
前沿科学讲坛第九期∣Caroline Bassett教授:数字人文——关于人与机器的思考
2025年6月9日晚,南京大学前沿科学讲坛第九期于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南雍楼东114举行。剑桥大学数字人文中心主任Caroline Bassett教授作了题为“数字人文:关于人与机器的思考”的讲座。讲座由全球人文研究院都岚岚教授主持,来自南京大学、复旦大学、上海大学等高校的师生参加了讲座。此次讲座中,Bassett教授首先介绍了何为“数字人文”(Digital Humanities,DH)及其起源,它源自计算文化的兴起以及文化研究和数字媒体研究等,并从早期的文本数字化逐步延伸至人工智能时代。她提出,DH旨在1)创造理论与实践的可能条件,以便开展对复杂计算文化形式(包括图像、文本、声音、多媒体以及基础设施等,新生的或再媒介化的)的研究;2)发展多样的批判性方法论,以回应这些文化形式的特性与挑战;3)开展实际相关工作。数字人文所涉领域广泛,范畴难以确定,甚至有学者认为它是一个“大帐篷”(Big Tent),不仅涵盖了计算研究、数字阅读、开放获取出版、文学数据库等,还包含媒体考古学、网络理论、游戏理论等多元领域。接着,Bassett教授介绍了剑桥大学数字人文中心(CDH)许多相关研究项目,展示如
06
2025-06
青春“镇”当行 湖畔绣新篇|前沿科学学院党团联合主题日活动圆满举行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引导研究生学子深度融入乡村振兴实践,6月4日,南京大学前沿科学学院组织党员、团员研究生骨干赴苏州科技城、苏绣小镇、镇湖街道开展“青春‘镇’当行 湖畔绣新篇”党团联合主题日活动。通过科技研学、非遗体验、乡村探访三大行程,同学们从学术课堂走向现实天地,在知行合一中提升美育素养、践行劳动教育,深刻领悟乡村振兴的时代意义,为服务地方发展注入青春动能。第一站:太湖科技行——触摸创新脉动在太湖科学城功能片区展示中心,同学们系统了解高新区“三大产业创新集群”布局与营商环境建设成果。通过影像资料与实物展陈,科创企业的技术突破、人才引进的丰硕成果、区域发展的战略蓝图生动呈现,让学子们切身感受到苏州作为长三角科创高地的蓬勃活力,深化了对产学研融合助推地方经济的认知。第二站:非遗文化行——传承匠心之美走进中国刺绣艺术馆与卢福英刺绣美术馆,千针万线勾勒的苏绣珍品令同学们叹为观止。寸缕间的东方美学、丝线中的文化基因,让青年学子沉浸式体验非遗的永恒魅力。在苏绣手作实践中,大家以针为笔、以线为墨,亲手感受“慢工细活”的工匠精神,在劳动中深化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同,实现美育与劳育的
29
2025-05
崔灿博士受邀参加2025年昆山科技活动周 助力科学传播
在第二十五个全国科技活动周期间,5月27日上午,2025年昆山科技活动周主场活动盛大启幕。本次活动以“矢志创新发展,建设科技强国”为主题,南京大学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助理教授崔灿博士受邀出席,并在活动中开展科普讲座,深度参与地方科学传播工作。活动现场,昆山未来科学家培养“少年π计划”导师制项目正式启动。崔灿博士凭借扎实的学术功底与丰富的科研经验,受聘成为该项目导师,未来将为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贡献力量。活动现场亮点纷呈,“探索星空奥秘,点燃科学梦想”巡展项目发布、国际相对论天体物理中心主席王瑜视频寄语等环节,全方位展现科技魅力。其中,崔灿博士带来的《从宇宙大爆炸到生命诞生》科普讲座尤为吸睛。讲座中,崔灿博士带领听众开启一场跨越138亿年的宇宙之旅:从宇宙大爆炸初始奇点出发,解读量子涨落催生原始物质的过程;剖析核合成如何形成基础元素,星云坍缩点燃第一代恒星并锻造碳、氧等生命关键元素;阐释气体尘埃盘经吸积作用形成行星,最终在宜居带孕育生命的奇妙历程,生动展现宇宙物质演化的精密秩序。此次崔灿博士的深度参与,彰显了南京大学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在深耕科研的同时,积极服务地方科普事业的责任担
29
2025-05
天问二号探测器发射成功 南苏教授助力十年探“星”路
北京时间5月29日凌晨1时31分,我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使用长征三号乙火箭发射“天问二号”小行星探测器。“天问二号”计划通过一次发射完成多项探测任务,对小行星2016HO3进行伴飞、取样并返回地球,以及对主带彗星311P开展伴飞探测。此次飞行任务需要跨越4亿公里,飞行时间长达十年之久。探测器搭载的10种科学载荷堪称“宇宙勘探套装”——透视小行星物质成分的可见红外成像光谱仪、可捕捉天体温度密码的热辐射光谱仪、像“太空金属探测器”般扫描磁场痕迹的磁强计、解码粒子微观世界的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它们将在10年追“星”路中对目标天体进行全方位的观测和研究。南京大学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教授孔令高参与过“天问二号”科学载荷研制,他参与研发的带电粒子与中性粒子分析仪也是此行“乘客”,将在太空“捕捉”粒子进行“解码”分析。“天问二号”的太空探测将耗时十年。用这么长的时间探索未知,到底值不值?孔令高表示,开创性的工作没有“值不值”,“我们国家发展到这个阶段了,需要为全人类的认知做贡献,这是大国的担当。”他告诉记者,通过对小行星和主带彗星上的粒子进行探测,我们可以更好了解太阳风是如何影响这些小天
19
2025-05
2025中国信息分析论坛成功举办
2025年5月17日,由中国科技情报学会情报理论方法与教育培训专业委员会、南京大学数据管理创新研究中心及中国人民大学智能信息分析研究中心联合主办的2025中国信息分析论坛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成功举办。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科研院所及相关机构的150余位专家学者与业界代表,围绕“AI时代的智能信息分析:理论、方法与赋能”主题展开深入探讨和交流。当前,人工智能(AI)、大模型与大数据等前沿技术正深刻重塑信息社会的格局以及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未来发展。本届论坛旨在深入探讨智能技术与信息分析理论、方法的深度融合路径,为推动信息资源管理学科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开幕式致辞开幕式致辞环节由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卢小宾教授主持,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党工委副书记、前沿科学学院党委书记陈谦,武汉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马费成,中国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总工程师王卓昊,国务院信息资源管理学科评议组召集人、南京大学信息管理学院孙建军教授,中国人民大学信息资源管理学院党委书记闫慧教授,以及南京大学社会科学处处长高方教授分别致辞。卢小宾教授主持开幕式致辞环节陈谦书记代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对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
15
2025-05
第二届 “羲和号”与“夸父一号”联合科学大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成功召开
5月11日至14日,第二届“羲和号”和“夸父一号”太阳探测卫星联合科学大会在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盛大举行。会议由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联合主办,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承办,前沿科学学院协办。来自全国34家单位的200余位学者齐聚一堂,参与了为期4天的学术交流盛宴.中国科学院院士、南京大学教授方成,南京大学校长助理、苏州校区党工委常务副书记、苏州校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前沿科学学院院长姜田,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副台长范一中等领导出席开幕式并致辞。他们在致辞中高度赞扬了我国“羲和号”和“夸父一号”太阳物理双星在轨运行期间取得的卓越成绩,充分肯定了中国太阳物理界在国际太阳空间探测领域占据的重要地位,并对基于两颗卫星获得的观测与研究成果表示热烈祝贺。开幕式当天,南京大学苏州校区党工委副书记、苏州校区管委会副主任、前沿科学学院院党委书记陈谦,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科技处处长黄宇,南京大学深空探测科学与技术研究院执行院长李志远等嘉宾也一同出席。姜田在致辞中深情讲述了与“羲和号”和“夸父一号”两颗卫星的深厚渊源。他向参会学者详细介绍了南京大学苏州校区的战略定位与发展规划,同时对投身两颗卫星科研工
每页
14
记录
总共
70
记录
第一页
<<上一页
下一页>>
尾页
页码
1
/
5
跳转到